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主要用于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治疗。
通用名制剂名称: 格列吡嗪控释片
别名: GeLieZuoZuoKongShiPian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胰腺激素及其他调节血糖药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2型糖尿病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适应症:
高血糖、Ⅱ型糖尿病

疗效:

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格列吡嗪,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格列吡嗪不增加空腹胰岛索的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白天用胰岛素使疲劳的B细胞得到体息,功能逐渐部分恢复。加服磺眸娄药后,胰岛细胞重新对血糖的反直性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结果。肚分泌曲线低平者,代表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当有功能的口细胞少于30时,磺眸类药治疗无效。详情

安全性:

格列吡嗪虽然是西药,但是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患者只要能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格列吡嗪,一般是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出现的。详情

使用便捷性:

按时按量口服即可,使用方便。

药品说明

禁忌

下列患者禁用: 
1.对磺胺药过敏者。 
2.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不良反应

美国进行的对照研究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极低,且与药物的相关性并未确定。
不良事件的评价包括了580例年龄31-87岁的患者,这些患者参加了对照或开放研究,服用本品5mg到60 mg。不论是否与药物有关,均将所有报告的不良事件列出如下。 服用本品的患者中3.4%有低血糖,根据测定血糖<60 mg/dl,和/或有与低血糖相关症状来判断。本品和速释格列吡嗪疗效的比较研究显示,两种药物低血糖的发生率小于1%。
血液系统 :已有磺脲类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的报道。
代谢系统 :已有报道磺脲类药物引起肝卟啉症和戒酒硫样反应。预先服用格列吡嗪治疗的小鼠,服用乙醇后未引起乙醛蓄积。目前的临床经验也显示服用格列吡嗪发生戒酒硫样酒精反应的发生率极低。   
内分泌 :已有格列吡嗪和其它磺脲类药物治疗后导致低纳血症和抗利尿激素(SIADH)异常分泌个例报道。   
实验室检查 :服用格列吡嗪后观察到实验室检查异常的类型和服用其它磺脲类药物相似,偶见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肌酐轻至中度升高。曾有一例黄疸报道。实验室检查异常与格列吡嗪的关系尚未确定,且极少引起临床症状。

成分

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

性状

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红棕和浅红色双层片芯。

主治功能

本品适用于在充分进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治疗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或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及其相关症状。本品适用于单独饮食治疗未能控制的高血糖,即使患者已经服用本品,饮食控制仍很重要。一项为期12周的严格对照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本品治疗的患者平均HbA1C降低最大达1.7%(绝对值)。
在开始2型糖尿病的治疗时,应强调饮食控制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对于肥胖型患者,必须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在控制血糖和缓解高血糖症状方面,适当的饮食治疗可能有效,应强调常规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辨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如上述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应该考虑口服磺脲类药物。如需进一步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医生和患者均应认识到本品为饮食疗法的附加治疗手段,它既不能替代饮食治疗,也不能作为避免饮食控制的方便途径。某些病例中,单独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可能是暂时的,只需短期使用格列吡嗪进行治疗。
对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吡嗪控释片原发性失效或继发性失效者,可考虑本品与其它降糖药物合用。可选择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替代本品,如本品已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应停止使用。须依据于常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
考虑给无症状患者使用本品时,应了解尚未确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远期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然而,控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有效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进展。

用法用量

糖尿病治疗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和其它降糖药均无固定的剂量,应通过监测HbA1C和/或血糖水平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和确定最小有效剂量。如使用最大的推荐剂量仍不能有效降低血糖,可判断为原发失效,最初有效但其后不再能获得有效的降糖反应,可判断为继发失效。家庭血糖监测可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饮食疗法暂时失控者,可短期使用本品。
通常,本品应和早餐同时服用。
推荐剂量 :常用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 mg,与早餐同时服用。对降糖药更敏感的患者可由更低的剂量起始。   
应根据实验室血糖测定结果来调整剂量,虽然初始或调整剂量后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可以达到稳态,但单次空腹血糖测定不一定能准确反映疗效。大多数患者,每间隔3个月测定HbA1C水平是监测疗效的更好方法。   
使用本品开始治疗时及治疗三个月后应测定HbA1C,若检测结果表明前三个月血糖未能充分控制,可加大剂量。之后的剂量调整应依据每三个月检测1次的HbA1C水平。如果三个月的较大剂量治疗并无改善,则应恢复以往剂量。如根据空腹血糖调整剂量,调整剂量后应以间隔7天或以上的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剂量调整至少连续两次。   
每天服用本品5-10 mg多数患者可很好控制血糖,然而某些患者需要使用每天20 mg的最大推荐剂量。服用超过10 mg时,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能有所改善。但是迄今的临床研究并未显示应用超过10 mg本品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平均水平。   
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速释格列吡嗪的患者可以安全地改服本品,每天1次,剂量可选用与速释格列吡嗪全天剂量最接近的剂量 ;服用速释格列吡嗪的患者也可以本品5 mg,每天一次为初始剂量,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应根据临床判断来确定改成最接近的剂量或逐渐调节到最佳剂量。
联合用药 :   
当在本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用于联合治疗时,合用的药物应从最低推荐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患者以防低血糖。更多的信息参照合用的药物的产品信息。   
当在其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品用于联合治疗时,本品可由5 mg起始。对降糖药更敏感的患者可由更低的剂量起始。应根据临床判断调整剂量。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和其它磺脲类降糖药物一样,许多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安全地转换为本品治疗。从胰岛素转换为本品治疗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   
胰岛素日用量20单位或以下的患者,可停用胰岛素,以常规剂量的本品开始治疗,剂量调整应间隔数天。   
胰岛素日用量超过20单位的患者,胰岛素剂量应减少50%,并服用常规剂量的本品治疗,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确定随后胰岛素的减量,剂量调整应间隔数天。   
停用胰岛素期间,应至少每天三次检查尿糖和酮体。应告知患者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胰岛素日用量超过40单位者,建议考虑住院进行药物转换。
使用其它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和其它磺脲类药物一样,患者改用本品时无须过渡期。考虑到药物潜在的叠加效应,当从半衰期长的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转换为本品时,应密切观察(1-2周)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

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时间。 
2.下列情况应慎用: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者。 
3.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血象,并进行眼科检查。 
4.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1)抑制磺酰脲类(SU)由尿中排泄的药物,如治疗痛风的丙磺舒,别嘌醇。 
(2)延缓SU代谢的药物,如酒精,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氯霉素,抗真菌药咪康唑,抗凝药。磺酰脲类与酒精同服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痛以及面部潮红(尤以合用氯磺丙脲时),与香豆素类抗凝剂合用时,开始二者血浆浓度皆升高,以后二者血浆浓度皆减少,故应按情况调整两药的用量。 
(3)促使SU与结合的血浆白蛋白分离的药物,如水杨酸盐,降血脂药贝特类。 
(4)本身具有致低血糖作用的药物,如酒精,水杨酸类,胍乙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奎尼丁。 
(5)合用其他降血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药。 
(6)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可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反应,阻碍肝糖酵解,同时又可掩盖低血糖的警觉症状。 
2.下列药物与SU同用时可升高血糖,可能需要增加SU的剂量: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利福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可拮抗SU的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故也可致高血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故孕妇禁用。 
2.本类药物可由乳汁排出,乳母不宜用,以免婴儿发生低血糖。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0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29日 13:2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