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地红霉素

地红霉素肠溶片适用于12岁以上患者,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由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引起。
别名: 地红霉素肠溶片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急性支气管炎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

疗效:

地红霉素肠溶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安全性:

禁用于对地红霉素。 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不应用于可疑...或潜在菌血症患者(因其不能提供有效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部位)。详情

使用便捷性:

口服即可,使用便捷。

药品说明

禁忌

1.对地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不应用于可疑或潜在菌血症患者(因其不能提供有效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部位)。

不良反应

1.3299例患者口服本(0.5g/天)7-14天,没有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死亡或致残。87例患者(2.6%)因不良反应终止用药,其中35例(40%)是因恶心和腹痛终止用药。 
2.另一临床试验(口服本药0.5g/天,疗程5天)结果表明,35例患者(3.8%)因不良反应止用药,其中15例(43%)是因恶心和腹痛终止用药。 
3.与本药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如下:头痛(7.7%)、腹痛(7.1%)、腹泻(6.7%)、恶心(5.9%)、消化不良(2.6%)、眩晕/头昏(2.1%)、皮疹(1.4%)、呕吐(1.2%)等。

成分

主要成份:环酯红霉素。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出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主治功能

适用于12岁以上患者,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由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引起。

用法用量

本品应与食物同服或饭后1小时内服用,不得分割、压碎、咀嚼。 
地红霉素用法用量表: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0.5g 一天一次 5-7 
急性支气管炎:0.5g 一天一次 7 
社区获得性肺炎:0.5g 一天一次 14 
咽炎和扁桃体炎:0.5g 一天一次 10 
单纯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0.5g 一天一次 5-7。

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轻度肝损伤患者,其平均Cmax.AUC和分布体积随服药次数的增多而略有增加,但不必调整剂量。
肾功能不全:其平均Cmax.AUC随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趋于升高,但肾脏损伤(包括透析)患者不必调整剂量。已有报道,实际上使用所有的广谱抗生素药(包括地红霉素),都会产生伪膜性结肠炎。因此,若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腹泻,考虑到这种诊断是重要的。这种结肠炎的程度从轻度至危及生命,程度不同。对于轻度伪膜性结肠炎病例,通常仅仅是停药就能奏效,对于中度至严重病例,就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

1.特非那定:本品不影响特非那定代谢,体外试验证明两药物不发生相互作用,而与红霉素存在相互作用。 
2.茶碱:一般情况下,正服用茶碱的患者接受本品治疗,不必调整茶碱剂量或监测血药浓度。需维持较高的茶碱血药浓度时,应检测血药浓度,并对剂量进行适应调整。 
3.抗酸药或H2受体拮抗剂:服用抗酸药或H2受体拮抗剂后,立即服用本品可增加地红霉素的吸收。
4.红霉素与下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明确,但与地红霉素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慎重。 
5.三唑仑:可降低三唑仑的清除率,增加其药理作用。 
6.地高辛:可提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7.抗凝血药:可增加抗凝血药的作用,在老年人中更是如此。 
8.麦角胺:产生中毒症状,如外周血管痉挛和感觉迟钝。 
9.其它药物:红霉素与下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报道,如:环孢菌素、环己巴比妥、卡马西平、阿芬太尼、丙比胺、苯妥英、溴隐停。丙戊酸盐、阿司米唑、洛伐他丁。

药物过量症状

地红霉素的过量使用的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上部疼痛和痢疾。如果其他症状出现,可能是过敏反应或中毒的继发反应。治疗保持病人的呼吸畅通.通风,小心监视病人的征兆,维持血压正常和血清电解等。活性碳在多数情况下比呕吐或洗胃更能有效的降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考虑活性碳而不是胃排空,重复剂量的活性碳可以加强一些已经被吸收的药物的消除,当采用胃排空和活性碳时保证病人的呼吸顺畅。多尿、腹膜的透析和血液渗析被证明对地红霉素的过量无益,对慢性肾衰的病人血液渗析也不会加快地红霉素在血浆中的消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对孕妇尚无适当的、很好的对照临床研究。因此,孕妇使用本品应权衡利弊。
分娩:对分娩的影响尚不清楚。
哺乳期:哺乳妇女母乳中是否含本品尚不清楚,但在母乳中发现了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并且啮齿类动物母乳中也含本品。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儿童用药

12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人用药

Cmax.AUC随年龄的增加而趋于升高,但在统计学或临床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时不必调整剂量。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2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14日 13:2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