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用于治疗活性十二指肠溃疡、良性活动性胃溃疡、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ERD),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通用名制剂名称: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别名: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抗酸及治溃疡病药
药品剂型: 胶囊剂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吻合口溃疡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傅传刚

主任医师

适应症: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本药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有很好的疗效,起效快,作用持久。详情

安全性:

本药品较为安全,偶见光敏性反应、头痛、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皮疹;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详情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处方制剂,需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药品说明

禁忌

对雷贝拉唑钠、苯并咪唑替代品或对该制剂制备中使用的任何赋形剂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1)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光敏性反应、头痛、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皮疹;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ALT、AST、ALP、γ-GTP、LDH、总胆红素、总胆固醇、BUN升高;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2)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0.1%)休克、心悸、心动过缓、消化不良、胸痛、肌痛、视力障碍、失眠、困倦、握力低下、口齿不清、步态蹒跚、溶血性贫血等。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雷贝拉唑钠。 

性状

本品为肠溶胶囊,内容物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主治功能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 

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E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粒吞服。通常,成人每日口服1次10mg(1粒),根据病情也可每日口服1次20mg(2粒)。在一般情况下,胃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给药以8周为限﹑十二指肠溃疡的给药以6周为限。 

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应谨慎使用:a、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b、肝功能障碍的患者 c、高龄患者。 

2)给予本药时,在病情严重及属于复发性、顽固性病例的情况下,可以一日1次给予20mg。 

3)使用本药时有可能掩盖由胃癌引起的症状,故应在确诊是非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再行给药。 

4)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临床动态,根据病情将用药量控制在治疗所需的最低限度内.鉴于对本药尚无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故不宜用于维持治疗。 

5)本药为肠溶微丸,服用时应咽下,而不要咀嚼或咬碎。 

药物相互作用

雷贝拉唑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酶系统进行代谢。健康试验者研究表明,雷贝拉唑钠临床上没有明显的与其他的通过CY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有相互作用。雷贝拉唑钠能够产生持续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由于雷贝拉唑钠使酸度下降,因此,与那些吸收与胃pH值有关的药物有相互作用。例如,正常受试者如果每天同时服用酮康唑与20mg雷贝拉唑钠,会使酮康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大约30%;同时服用地高辛,会使地高辛的AUC和Cmax值分别增加19%和29%。因此,病人在同时服用上述药物和雷贝拉唑钠时应进行监测。雷贝拉唑钠与抗酸剂同时服用以及在服用抗酸剂1小时后再服用时,雷贝拉唑的平均血浆中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8%和6%。

药物过量症状

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对于孕妇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只有在其治疗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前提下方可使用。[据报告,在动物试验中(大鼠经口给予400mg/kg,家兔静脉注射30mg/kg),见有胎儿毒性(大鼠呈骨化延迟,家兔呈体重低下﹑骨化延迟)。

2、宜避免用于哺乳期妇女,不得已而必须用药时,则应暂停给婴儿哺乳。[据报告,动物试验中观察到本药向乳汁中转移。

儿童用药

目前尚无儿童服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老人用药

临床研究表明,未见65岁以上患者与年青患者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有差异,但不排除某些老年患者的敏感性更强。由于本药主要在肝脏代谢,而老年患者肝功能低下者居多,有时可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当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参照“不良反应”项)时,应谨慎给予,必要时应停止用药。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傅传刚

上海市东方医院总院 肛肠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4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4日 10:5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