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
别名: essential dysmenorrhea   功能性痛经   自发性痛经   primary dysmenorrhea  
英文名: primary dysmenorrhea
发病部位: 子宫  
就诊科室: 妇科  
症状: 经期小腹坠痛  
多发人群: 女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焦虑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痛经的主要症状是下腹部疼痛,多发生在经前或经期1~2天,疼痛持续数小时至 2~3天后自行缓解,呈阵发性绞痛、刺痛、灼痛、掣痛、隐痛、坠痛等,拒按或喜按。疼痛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外阴、肛门、大腿内侧等部位,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症。

病因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 
1.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气机郁结,血行失畅,瘀滞子宫、冲任。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发为痛经。 
2.寒凝血瘀
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而为通经。
3.湿热瘀阻
素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宫中,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子宫、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发为痛经。
4.气血虚弱
脾胃素虚、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或大失血后气血不足,冲任气血虚少,行经后血海气血愈虚,不能濡养冲任、子宫;兼之气虚无力流通血气,因而发为痛经。
5.肾气亏损
禀赋素弱,或多产房劳伤肾,精血不足,经后血海空虚,冲任、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发为痛经。

检查

盆腔超声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必要时可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以除外器质性病变。

诊断

1.病史
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小腹疼痛史,或有经量异常、不孕、盆腔炎、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妇科手术感受邪毒病史。 
2.临床表现
痛经的主要症状是下腹部疼痛,多发生在经前或经期1~2天,疼痛持续数小时至 2~3天后自行缓解,呈阵发性绞痛、刺痛、灼痛、掣痛、隐痛、坠痛等,拒按或喜按。疼痛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外阴、肛门、大腿内侧等部位,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症。
3.检查
(1)妇科检查
经前、经时或经后小腹疼痛,患者呈痛苦状,甚至捂腹而卧,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或晕厥。腹部检查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2)辅助检查
盆腔超声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必要时可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以除外器质性病变。

治疗

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
若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加栀子、黄柏、夏枯草以疏肝清热。小腹胀坠或二阴坠胀不适,加柴胡、川楝子、升麻行气升阳。肝气夹冲气犯胃,痛而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竹茹、法半夏、陈皮和胃降逆止呕。
2.寒凝血瘀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方中官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自无疼痛之虞。 若经量过少,色黯,可加鸡血藤、桃仁活血通经。冷痛较甚,加艾叶、吴茱萸。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汗淋沥,加炮附子、细辛、巴戟回阳散寒。痛而胀者,酌加乌药、香附、九香虫。若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史,乃寒湿为患,宜加苍术、茯苓、苡仁、羌活以散寒除湿。 
3.湿热瘀结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
清热调血汤
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若痛甚连及腰骶部加续断、狗脊、秦艽以清热除湿止痛;若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酌加地榆、槐花、马齿苋、黄芩凉血止血;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者,加黄柏、土茯苓、椿根皮除湿止带。 
4.气血虚弱证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
八珍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若气虚兼寒,痛喜温热者,加艾叶、乌药、肉桂温经散寒止痛;血虚甚,加阿胶、鸡血藤、酸枣仁养血安神;若脾虚气弱者,加砂仁、佛手。亦可用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 肉桂 、川芎、 熟地 、茯苓 、甘草 、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
5.肝肾不足证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肝,止痛。 
方药
调肝汤
当归 白芍 山药 阿胶 山茱萸 巴戟天 甘草 方中当归、白芍、阿胶养血柔肝;山药、山萸肉填补肝肾之精血而养冲任;巴戟天温补肾元,水中补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重在补肾柔肝。 若腰骶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川断;少腹痛兼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经血量少、色黯,加鹿角胶、山茱萸、淫羊藿。夜尿频数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补骨脂。
6.中成药
(1)田七痛经胶囊 每日3次,每次3~5粒,口服。用于各型痛经,尤其是因寒致痛者。
(2)元胡止痛片 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痛经属气滞血瘀证。 
(3)八珍益母丸 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用于痛经属气血虚弱证。

预后

经治疗无明显不良症状,一般预后情况良好。

预防

经期忌食生冷寒凉,避免吃刺激性食品。经期注意保暖,避免感受寒凉。注意增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消除经前恐惧心理,保持精神愉快。适当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计划生育,节制房事。月经期间一般不接受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治疗。

健康问答

  • 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区别?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而原发性痛经则没有器质性病变。

词条标签

痛经  月经不调  经期小腹坠痛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10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27日 23:4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