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牙龈炎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的急、慢性炎症。
别名: 青春期牙龈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口腔牙龈  
就诊科室: 口腔科  
治疗手段: 保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患有牙龈炎,齿龈会红肿,或有出血现象。牙龈炎有各种类型,但最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单纯性龈炎,这种牙龈炎又称为不洁性龈炎、边缘性龈炎,通常所说的牙龈炎就是慢性单纯性龈炎。 慢性单纯性龈炎只侵犯牙龈组织,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这种龈炎是由于龈缘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 轻度的慢性单纯性牙龈炎所侵犯的是游高龈和龈乳头,严重者可侵犯附着龈、前牙区,尤以下颌前牙炎症明显。咬水果或刷牙时,牙龈出血。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不会发生出血。正常的游离龈是很薄且紧贴牙面,牙龈有炎症时,龈缘充血发红、肿胀、松软,龈缘变厚,牙间乳头变为钝圆,与牙面不紧贴,而且龈沟加深,严重者附着龈可因组织水肿,点彩消失,表面光亮,龈缘可有糜烂或肉芽增生,龈袋溢脓。龈炎进一步发展,牙龈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扩张、高度充血,大量炎症细胞和组织液渗出,导致牙龈肥大,可覆盖部分牙冠,此时牙龈呈深红或暗红,探诊极易出血。病程较长者,可导致牙龈纤维增殖,牙龈增生突起,此时牙龈颜色轻度发红或接近正常,质地较硬,出血较少。

病因

牙龈炎的主要病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及软垢在龈缘附近牙面沉积,从而诱发牙龈炎。若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逐渐发展为牙周炎,最终导致全口开牙松动及丧失。

检查

一般只需做门诊口腔检查即可确诊。

诊断

通过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牙脚部份会有牙菌膜淤积,稍后齿龈和牙齿会出现逐渐分开。

治疗

一、保守治疗
平日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与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牙龈炎的发生。 
(1)抗生素:全身疾病引起者,应以治疗全身疾病为主。急性炎症期可选用螺旋霉素0.2克,每日3~4次,甲硝唑0.4克,每日3次;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
(2)清除附着在牙体表面的菌斑、牙石,使牙面光滑减少刺激,矫治食物嵌塞。
(3)适当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4)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 
(5)局部用药: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残渣后应用。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还可选择性使用含漱药物,如口泰含漱液、雅士洁口净等。 
二、手术治疗 
牙龈增生明显者可行牙龈切除术。

预后

一、习惯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减少在睡觉时牙菌膜的积聚。每6个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医生处清洁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齿上已形成的牙石。 
二、做烤瓷牙要选择钴铬以上材料,如:四代钴铬、钯金、经典三代全瓷牙、二氧化锆四代全瓷等对症材料。.不要选择普通烤瓷牙材料:因为其相容性和适应性不太理想,不能很好的保护牙周牙龈。 
三、在治疗过程中,杜绝形成不良俢复体和损伤龈袋部的上皮,可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发病期间少食生硬、粗糙食物,用1%过氧化氢液漱口。

预防

1、牙龈炎的症状,及时的自我调理,可以改善症状的,首先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2、患病后,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含漱液漱口,漱时要紧闭口腔,用又颊及唇、舌,充分活动漱口液,使其反复冲击牙隙及各处之食物残渣,然后吐出。
3、养成好的咀嚼习惯,慢慢咀嚼,既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进循环,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改掉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
4、早晚叩齿,上下用力叩敲数十次,有改养循环、促进牙龈组织新陈代谢的作用。 
5、正确刷牙,不论前后都要竖着刷,并在每个部位坚持数十次,早晚各刷一次,彻底清除缝隙中的菌斑和残留物。
6、牙龈按摩,食指放在牙龈上,做局部小圆旋转的移动按摩动作,然后漱口,使每个牙齿所属的牙龈区都受到按摩,反复做数次。

健康问答

  • 洗牙牙会破坏牙釉质,对牙齿造成损伤吗?
    医生头像
    兰彪 住院医师 南昌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 内科
    正规的洗牙对牙釉质损伤极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洗牙,除了操作规范之外,在器械消毒方面也是有保障的,以杜绝洗牙...时获得传染性疾病的可能。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兰彪

南昌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47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2月01日 15:5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